信息来源:北京医学会 ??发布时间: 2025-04-02
为进一步推进凝练首都医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有关工作,北京医学会于3月25日举办了首都医学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凝练机制研讨会(第4期),邀请疾控专家和临床专家,围绕“如何进一步凝练首都重大医学科学问题”继续进行研讨和座谈。会议由北京医学会会长封国生主持。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全意、信息中心主任李刚,北京医院消化科主任罗庆锋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李小平等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北京医学会秘书长王建东、秘书处副秘书长郑铁等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封国生发表讲话,强调了疾病负担分析在医学科研中的重要性,指出本次会议是基于前期工作成果的进一步深化,旨在通过疾病负担数据,精准凝练出更具战略意义的科学问题,为首都医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王全意介绍了疾控中心的基本情况及疾病监测与防控方面的最新进展,强调了疾病负担数据在公共卫生决策中的关键作用。疾控系统开展的疾病负担研究评估工作,与专业学会承担的“首都医学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凝练”专项任务具有高度协同性,双方在公共卫生治理与医学科技创新的交叉领域形成有效联动。学会依托优质医疗资源集群优势和临床科研高水平平台,为疾控体系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疾控中心将充分发挥监测预警、数据分析等专业能力,深度整合疾病防控实践需求,共同推动首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升级。
李刚在会议中深入阐述了疾病负担的概念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他详细分析了北京市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并与其他世界城市进行了顺位比较。李刚特别指出,北京市的疾病负担正从早死负担向带病生存伤残负担转变,这一变化对医学科研方向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以糖尿病及其归因危险因素为例,深入分析了BMI(身体质量指数)变化对疾病负担的影响。李刚还介绍了早死负担本土化测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强调了分区域、人口类型(本地、流动人口),以及YLL(早死损失寿命年)等量化指标的应用。
在会议的讨论环节,与会临床专家围绕如何提出高质量的科学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王建东指出,前期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各专科分会共提出近三百个科学问题,涵盖百种疾病。下一步需要梳理这些科学问题,找出其中的重要问题,同时进行查缺补漏。专家们一致认为,科学问题的排序应将疾病负担为主要依据之一。讨论中,专家们还提出了多种建议,包括进一步细化疾病分类、增加对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流动人口)的关注,以及加强跨学科合作等。
会议最后,封国生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对疾控中心就重大科学问题凝练机制工作给予指导以及提出的合理化意见与建议表达了感谢,同时提出了下一步医学会需要落实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加强与北京市卫健委的沟通协调,推动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实施。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推进首都医学领域在重大科学问题的凝练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在市卫健委的指导下,北京医学会力争尽快圆满完成此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