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体育下载

图片

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点燃青春激情 开启科创之旅 第十一届科普创新大赛(北京赛区)启动

信息来源: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1

3月6日-3月19日,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北京赛区)赛项说明会陆续在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及顺义区举办。活动吸引北京市117所大学、中学及研究所师生300余人参与,旨在提高参赛师生对命题规则的准确理解,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参与科普创作,关注前沿科学技术科研应用与普及。

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激发创新力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战略要求,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大赛始终坚持以培养青少年的问题发现能力、解决能力及实践创新精神为宗旨,发挥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的功能,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发现并培育青少年创新人才。

本届大赛共分为“创意作品”“科普实验”两大命题。其中创意作品设置大学组和中学组,分别以“人机协作”“科技改变生活”为切入点,紧贴时代需求,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培养大、中学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能力。科普实验项目则根据北京赛区实际情况,在初赛期间增加动手制作环节,并要求参赛选手独立设计并制作出越障能力较强的太空车模型。这一方面能够加强跨学科融合教育,提升参赛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在竞技比赛中提升青少年的竞争意识,促进其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馆校结合,科普赋能,拓宽科教“赛道”

科技场馆和学校教育工作结合是科学教育的有益延伸。北京赛区发挥科技场馆优势,推动馆校结合发展,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联动大、中学校,组织科学实践、科技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搭建科普资源和实践平台,拓宽了科教“赛道”。

在本届大赛中,北京赛区承办单位坚持协同推进,在北京市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及顺义区设置初赛赛点,并联动北京市各区科协、区教委、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组织师生参与大赛各项活动及比赛。同时,各区赛点单位还利用学校资源让活动“走进”延迟课后服务,组织学生深入学习、研究项目设计和制作。通过跨学科、整合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科学引领,专业指导,提升科学素养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科技创新的火花一旦被点燃,就可能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激发出无限潜能。加强一线科技教师指导青少年参与科普创新大赛,是将竞赛活动与科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的具体体现,同时也着重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特长。

对此,大赛近期举办的赛项说明会重点服务北京市一线科技教师,邀请大学教授、区级教研员、一线科技教师对各项目各组别命题规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和案例分享。会上,很多师生对大赛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认为,大赛各赛项都是比较有创意的命题。创意作品项目能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知识转化,提出科学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将创意转化成实际成果。科普实验项目则通过交叉学科文化理论知识设计出稳固的小车结构,利用简单的动力设备,巧妙设计出前进与返回功能,并完成指定障碍物翻越,这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的创新设计、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及动手实践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届,累计52万人次参赛。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北京赛区)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主办,赛区将承办大赛初赛与复赛。自2月28日起,大赛(北京赛区)正式启动报名。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